1.刮痧有助于活血化瘀,什么情况下是不可以使用刮痧的呢?

2.我的母亲患上了白癜疯,该怎么治疗?感谢您的回答

3.艾灸,刮痧,拔罐的区别,什么情况下分别取

刮痧能治百病吗_刮痧能治白癜风吗

刮痧有什么好处?

缓解疲惫

刮痧操作性很强,对人体伤害不大。很多人为了方便会在家里做,其效果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有些不能用其他方法缓解或服药有困难的人选择刮痧来缓解他们的疾病,但它可以发挥独特的效果。所以刮痧是中西医处理疾病的好手段之一。

缓解食欲不振

所谓“痨”,是指中暑、外感等急,现已扩展到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咽痛、恶心、呕吐、厌食、风湿性关节痛等。但是刮痧不能太随便,要有很深的中医理论和经络知识。此疗法不适用于刮痧部位的皮肤溃烂、损伤、炎症,也不适用于大病初愈、重病、气血不足、饱食饥饿状态下的刮痧。

缓解肠胃病

刮痧在临床上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适用范围广。过去刮痧主要用于预防疥疮,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腹胀痛或疼痛,甚至呕吐、腹泻。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刮处理,眉毛和太阳穴也可,以防头晕。

注意多喝热水

如果你因风热而喉咙痛,你可以通过刮痧来缓解。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两侧痊愈(浸生理盐水),用梓提颈前两侧胸锁乳突肌。对于腹痛,可在背部、胸部和腹部两侧刮宫。食物损伤引起的呕吐和腹泻可以通过沿脊柱两侧刮痧来缓解。如果胸闷腹胀严重,可以在胸腹部刮宫。如果脑子晕,就拿脖子后面,跟着刮痧一起刮,或者太阳穴。需要提醒的是,刮痧时要避风,刮痧后多喝热水有助于疗效。

刮痧有哪些注意事项?

刮痧时要避风保暖。

刮痧时要避风保暖。当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外露部分。夏季气温高时,不允许在电风扇处或有对流风的地方刮擦。刮痧时,皮肤汗孔张开而引流,遇有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张开的毛孔直接进入人内,不仅会影响刮痧沁的疗效,还会因风寒之感而引发新的疾病。

刮痧后洗澡时间。

刮痧后如何避免风寒等邪气的侵袭?刮之前可以洗个澡。就是洗澡的时候,趁着身上的水还没有完全干,抓紧时间刮。或者洗澡后,确保皮肤的所有毛孔都是关闭的。恢复正常状态后才能进行刮削。你为什么这么做?洗澡的时候,由于温度的原因,人体的毛孔都是微微张开的。这时候刮痧不仅耗时少而且效果更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暖。

刮痧后喝一杯热水。

刮痧,需要消耗一部分体液,刮痧后喝一杯热水,可以补充消耗的部分,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产物的排出。

刮皮肤病的不同方法。

皮肤病患者,皮损干燥,无炎症、渗出或溃烂(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可以直接在皮损处擦拭,皮下无痛的良性结节也可以直接擦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出、溃烂,有急性炎症者,如、、疖、痈、疮等。不要直接在皮损处或炎症部位擦拭,而是在皮损周围擦拭。

刮痧有助于活血化瘀,什么情况下是不可以使用刮痧的呢?

9 刮痧的适应症有哪些

内科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急慢性胃炎,肠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便秘,肝炎,胆石症,泌尿系结石,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肥胖症,中暑,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失眠,癫痫等疾病。

外科疾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颈椎病,肩周炎,落枕,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肩关节周围炎,踝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症。

五官科疾病如急慢性鼻炎,慢性咽炎,鼻出血,牙痛,口腔溃疡,耳鸣,白内障,沙眼等疾病。

皮肤科疾病:如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痤疮,,色斑,斑秃等疾病。

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女性不孕症,产后缺乳,产后腹痛,发热,便秘等疾病。

儿科疾病:如小儿支气管炎,腮腺炎,小儿高热,小儿惊风,小儿厌食症,小儿营养不良,小儿腹泻,小儿遗尿,小儿夜啼等疾病。

我的母亲患上了白癜疯,该怎么治疗?感谢您的回答

刮痧是很多人经常会做的事,刮痧的作用有很多。有什么伤风感冒,头晕脑胀,老一辈的人都会选择去刮痧。刮痧也有禁忌的,这几种情况下是不可以去刮痧的

怀孕的情况下不可以去刮痧。孕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身体要格外的注意。刮痧有活血化瘀和夸张血管的作用,孕妇并不适合刮痧,会导致血液流通比较快,对于孕妇来说也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刮痧的过程并不是那么舒服,对于孕妇的身体来说,相对比较难接受。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刮痧。心血管这一类人,身体本来就比较敏感,但是刮痧的方式又比较猛烈,显然也不适合。而且刮痧能让血管扩张,搞不好还会加重病情,这一类人尽量不要去刮痧。

皮肤易过敏者不要去刮痧。刮痧主要是通过刮痧板刮皮肤的方式,来起作用。我们都知道刮完痧后,皮肤会有点辣红,也非常的痛。如果是皮肤易过敏者,就不要去刮痧,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感染疾病。

皮肤表面有红肿包块,者不要刮痧。本来身体就有红肿包块,皮肤长的人就更不要去刮痧,容易引起皮肤溃烂,加重病情,所以这一类人千万不要去刮痧。

刮痧虽然很有好处,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但是老一辈的人却非常喜欢刮痧,特别是伤风感冒,或者是中暑,没有什么是刮痧解决不了的。

艾灸,刮痧,拔罐的区别,什么情况下分别取

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种情况。所以治疗需要了解得病的过程。

致病的经脉是肝经,因此判断药方真的关键就是看是否针对肝经。

患者各自的体质不同,引起的病因各异,故治疗方法亦当有别,概括起来,其证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气血亏虚为主,兼风邪外袭,营卫失和:多属稳定期,主要表现为白斑浅淡,伴神疲乏力,面色?白,舌质淡,脉沉细而涩。治宜补气益血,兼祛风和血。如商建军等用自制消白方Ⅱ号(党参15g,黄芪、茯苓、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20g,白术、红花、当归、防风、白扁豆、山药各10g,砂仁6g)水煎内服,每日1剂,日服2次,儿童用量酌减。白斑发生于面部者,加柴胡10g或白芷10g;头部加羌活10g或川芎10g;项背部加葛根20g;腰骶部加续断10g;上肢加姜黄10g;下肢加牛膝10g;泛发者加威灵仙10g;进展期者加乌梅、五味子各10g等等。同时配合外搽氮芥酒精或补骨脂酊,每日2~3次。共治84例患者,痊愈17例,总有效率为78.57%〔2〕。

肝肾阴虚为主,兼气血失和,肌肤失养:患者病程较长,白斑局限或泛发,毛发变白,皮肤干燥,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养肝肾,调和气血。如邹世光等用滋阴通络丸(生地黄250g,旱莲草、当归、黑芝麻、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桑螵蛸各120g,何首乌、熟地黄、桑椹子各50g,龙胆草、知母、丹参、赤芍、檀香、红花、路路通各60g,诸药共研细粉,炼蜜为丸重10g)内服,成人每日4丸,早晚分服,温水送下,儿童减半,服药期间忌辛辣厚味、烟酒浓茶,戒恼怒,节房事。共治124例,总有效率为84.69%〔3〕。

风湿外侵, 经脉不利, 肌肤失养: 多发于头面或泛发全身, 起病较速, 蔓延快, 局部常有痒感, 苔薄白, 脉浮。 治宜祛风除湿, 和血通络。 如张琴等用基本方 (白蒺藜80g,苍术50g,苦参40g, 麻黄50g, 白鲜皮80g, 旱莲草100g,皂角刺80g, 桃仁80g,红花80g,檀香40g,片姜黄80g,生熟地黄各120g,何首乌100g,黑芝麻100g,赤芍80g,补骨脂80g,川芎80g,桑螵蛸80g,当归80g,桑椹子100g, 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 内服, 早晚各2丸, 儿童量减半。 共治疗113例, 其中65例白斑面积缩小1/2以上, 22例白斑面积缩小在1/4~1/2之间, 其显效率为58.3%〔4〕。

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斑点或片状,边缘清楚、光滑,伴肢体困重而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治宜活血理气。如方敏用自拟基本方(补骨脂15g,生地30g,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桔梗、怀牛膝各15g)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同时配合中药浸剂(补骨脂、何首乌、生姜各10g,旱莲草15g,桂枝、当归、红花各5g,紫草15g。以高纯度米酒或优质白兰地密封避光浸泡1个月)外搽。共治40例,治愈5例,总有效率80%〔5〕。

肝郁气滞型:白斑无固定好发部位,色泽时明时暗,常随情绪变化而加剧,女性多见,常伴胸闷嗳气,性急易怒,月经不调及乳中结块等,苔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如尹平用自拟基本方(炒柴胡、白芍、香附、当归、防己、苍耳草各15g,川芎20g,刺蒺藜45g,炙何首乌、黄芪、自然铜各30g,红花、补骨脂各10g)加减水煎内服。发于头面部加升麻、白芷;发于胸腹部加瓜蒌皮、郁金;发于下肢加牛膝;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黑芝麻;血瘀明显者加水蛭、丹参。每剂药煎服4次,每日2次,留少许药汁用纱布浸之外搽,日4~5次。共治56例,痊愈14例,总有效率88%〔6〕。

血热型:白斑粉红或带褐色,边缘模糊,多见颜面部,春夏季或日晒后加重,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清热凉血。如马绍尧用凉血地黄汤(生地30g,赤芍、丹参、当归尾、川芎、桃仁、黄芩、生地榆、荆芥、防风、?莶草、白鲜皮、地肤子、乌梢蛇各9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

脾肾阳虚型:表现病程较长,白斑呈慢性及反复发作性皮损,秋冬加重,伴畏寒肢冷,便溏溲清,舌质淡而胖嫩,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为主。薛长连等用克白灵2号(黄芪、人参叶、熟地黄、当归、川芎、肉桂、鸡血藤、补骨脂、*羊藿等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30g)口服,成人每次6~8片,黄酒加热或温开水送服,同时配克白酊(补骨脂、荆芥、红花等药加60%酒精浸泡15天,滤过取出)外搽患处,每天3次,暴露部位每天日晒2次,每次20~30分钟;非暴露部位每天灸2次,每次20~30分钟,共治疗800例有少量色岛的患者,治愈率为39.5%〔8〕。

1.2 外治法

近年来,用中药外治的报道很多,主要制剂为浸剂,亦有散剂、膏剂等。因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疗效迅速、肯定,尤其以局限型为最好。如陈建宗等用当归乌梅酊(乌梅、当归各30g,浸泡于75%酒精50ml中,2周后过滤去渣)外搽,每日3~4次,共治31例,痊愈7例,总有效率为80.7%〔9〕。吴仲安等报道将白芷、补骨脂放入95%的酒精中浸泡1周后外搽患处,每天2次,共治6例〔10〕。王成华等用祛白酊(本品为乙醇渗漉提取,制成20%浓度酊剂,每100ml含人参、黄芪、女贞子、白鲜皮各3g,何首乌4g,熟地黄、千年健各2g)外搽,每日2次,共治120g,治愈15例,总有效率80%〔11〕。张淑芬等报道,用自制抗白灵霜(乌梅5g,白芷10g,甘草40g,补骨脂粉40g,40%乙醇1000ml)外涂,1日3次。共治31例局限型,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6例〔12〕。赵秀荣等用自制乌梅酊(乌梅100g,入75%酒精1000ml中浸泡7天过滤)外搽患处,每日1~3次,共治112例,痊愈44例,总有效率为85.71%〔13〕。范存伟用苦白酊(苦参50g,丹参、当归尾各25g,川芎15g,防风20g,研碎入75%酒精500ml中,置入深色瓶内密封1周过滤)外用,每日3次,共治20例,均获良效〔14〕。李雄用白斑Ⅰ号(白蒺藜20g,补骨脂30g,乌梅30g等碾成粉末,浸泡于95%酒精100ml中,另加氮酮50ml,1周后过滤备用)外搽患处,每日2~3次,在皮损部位边搽边摩擦,持续1~2分钟,然后日晒1~2分钟,共治90例,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64.4%〔15〕。许爱娥等用复方煤焦油酊(无花果及丹参用乙醇回流提取,红花、潼蒺藜等用渗滤法提取,提取液分别过滤、浓缩,合并提取液加煤焦油、丙二醇、氮酮等灌封)外搽患处,1日2次,晒太阳5~10分钟,并轻轻,除局限型外,其余各型均同时内服自拟克白灵合剂,共治372例,痊愈率11%,总有效率为75.8%〔16〕。石清良等用补氟万搽剂(补骨脂30g,白芷20g,紫草15g,加95%酒精100ml封闭浸泡1周后过滤,剩药液约60ml,与20mg,消炎痛250mg,混合后加二甲基亚砜40ml)涂于白斑处,每日2~3次,共治73例,治愈20例,总有效率91.8%〔17〕。

1.3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传统方法,可调整全身脏腑功能,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通过临床验证,疗效肯定。如车建丽报道用针灸治疗38例,分2组取穴,第1组取地仓、印堂、合谷、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第2组取上星、颊车、三间、陶道、手三里、上巨虚、悬钟、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1次,每月针12次为1个疗程。每次针刺后于局部白斑处涂搽食用白醋,而后用艾炷直接灸,每次灸数壮,至局部皮肤发红为度,不留瘢痕。结果痊愈3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81.6%〔18〕。张喜兰用火针在患病局部点刺,同时配合火针点刺督脉诸穴及任脉诸穴。阳虚体弱者加夹脊穴;脾胃虚寒者加背俞穴和腹募穴;肝气不疏者加用毫针针刺内关、公孙、足三里、太冲等穴,共治280例,痊愈112例,总有效率81%〔19〕。董明姣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头面部局限性58例。取穴风池、曲池、手三里、血海、三阴交、关元等穴,使用广西中医学院壮医门诊部制作的Ⅱ号药线。先点灸白斑处,用梅花或葵花型灸法,再点其它穴位,每穴1壮,15~20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治愈21例,好转26例〔20〕。

1.4 其他疗法

发泡疗法:用于局限性、面积较小的皮损效果较好。如刘忠恕用斑蝥酊(斑蝥50g,95%酒精1000ml,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涂于白斑处,令其自然干燥,日2~3次,局部发泡后停止涂药。水泡发起1天后,用消毒针刺破,令其自然干燥,结痂愈合。愈合后视其色素沉着情况可再行第2次涂药,发泡3次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可行第2疗程。共治87例,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70%〔21〕。

刮痧疗法:可通过刮痧病变处以达活血行气,改善循环,治愈白斑的目的。如阚全铭用5分硬币大小穿山甲片,利用其天然边缘刮白斑处,若为阳面则从下向上,阴面则从上向下,由轻到重60次。共治6例〔22〕。

水光浴法:利用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作用于人体,以达治愈白斑的目的。如王振起等报道,用五大连池冷矿水洗浴,每天3~4次,每次15~30分钟,浴后日光浴20~30分钟,兼饮矿泉水每天5~6次,每次300~500ml,治疗40例,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90%〔23〕。

皮下埋线法:用医用羊肠线埋植于皮下。具体方法:在局麻下术者行无菌操作,先用缝皮针绕白斑的正常皮肤做皮下埋线一圈,在圈内区进行曲线型的皮下穿埋,结束后皮肤消毒,用无菌纱布覆盖,贴好胶布。次日去掉纱布,进行红外线局部照射,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24〕。

另有其它中医特色疗法如疗法、药物导入疗法、气功疗法等均可作为的治疗。

2 实验研究

近年来,实验研究的报道较多,主要通过研究常用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激活或抑制作用,为临床用中药治疗提供选药借鉴。如许爱娥等用比色法对48种中药进行检测以测定其对酪氨酸酶的作用。结果有13种中药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旱莲草49%,无花果38%,丹皮34%,潼蒺藜34%,蛇床子33%,补骨脂31%,地肤子25%,桃仁24%,白鲜皮23%,白术22%,紫草22%,肉桂21%,白芍20%〔26〕。用上述同样方法,罗少华等通过实验发现,玉竹在5mg(原生药量10mg/ml)水平对酪氨酸酶的激活率达29%〔27〕。徐建国等用此实验证明,补骨脂在20m平对酪氨酸酶的激活率为26.44%〔28〕。

3 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但在中医学的伟大宝库中仍能挖掘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在临床上应灵活掌握治疗方法。一般而言,局限型、稳定期、皮损范围小者,可选用局部外治法;而泛发型、进展期、皮损大而多者可选用内服或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等综合疗法。从预后来看,病程短、范围小、颜面部皮损预后较好;而病程长、范畴大、进展期、节段型皮损预后较差。目前,从临床报道来看,对于的研究和治疗还很局限,表现在:(1)在内治方面,大多数医家是辨病治疗,根据自己的经验,一方治一病,很少能辨证分型论治,缺乏针对性。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逐渐形成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治愈率。(2)在外治方面,剂型不规范,标准难以掌握,病人使用不方便。中医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因此,外用药物治疗及其它外治方法同样存在辨证论治问题,笔者认为不但要在外用药物和方法选择上灵活掌握其适应症,而且要改进剂型,方便病人,提高疗效。(3)在实验研究方面,中药筛选实验比较多见,这是一条很好的研究途径。但从各种报道来看,不同作者的结论并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因此今后要进一步规范实验标准和条件,有必要做进一步深入的药理药效研究。

参考资料:

://.cntcm.org/cgi-bin/

刮痧的适应症: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 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病症。   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性近视、急性结膜炎等病症。   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养颜美容、消斑除痘、延缓衰老等。   拔罐适应症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纤维织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闭、痛经、白带、黄带、赤带、妊娠呕吐、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人工流产综合症、脏躁、阴挺、阴吹、阴痒、不孕症、产后大便困难、产后发热等。   5.儿科疾病:小儿发热、小儿呕吐、小儿泄泻、小儿厌食、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百日咳、腮腺炎等。   6、皮肤科疾病:缠腰火丹、银屑病、牛皮癣、斑秃、、瘾疹、风瘙痒、漆疮、疥疮、蛇皮癣、皮痹、等。   7.五官科疾病:针眼、睑弦赤烂、流泪症、沙眼、目痒、目赤肿痛、目翳、远视、近视、视神经痿缩、鼻塞、鼻渊、鼻鼽、咽喉肿痛、乳蛾、口疮、牙痛、下颌关节紊乱症。   艾灸主要适用病症如下:   1.内科病症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硬皮病、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肾炎、肾下垂、阳痿。   2.外科病症 急性炎症、疖、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精液异常症、恶性肿瘤、放射反应等。   3.皮肤病证症带状、、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   4.妇产科病症 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儿科病症 脑积水、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6.五官科病症 近视眼、麦粒肿、单纯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7.保健 戒烟、抗衰老、抗疲劳等。